記者 周思齊綜合報導
指揮中心今(8)日表示,在國人共同努力配合下,國內疫情已在控制中,惟仍有部分感染事件發生,參酌世界各國管制作為及經驗,防疫措施鬆綁須逐步執行,才可穩定掌握疫情狀況,地方政府大多對解除三級警戒後「人流跨區移動」仍有疑慮,行政院綜合各方意見後,拍板再延長兩週至7月26日,但採微解封的方式,局部開放部分行業營業和室外場所,讓民眾逐漸恢復正常生活。

適度鬆綁措施:
(一) 有條件鬆綁對象(地方政府得視防疫需要因時因地調整):
1. 戶外:國家公園、國家風景區、遊樂園區、休閒農場、森林遊樂區、植物園、文化園區、學校操場、駕訓班。
2. 室內:美術館、博物館、電影院、表演場館(無觀眾)、社教機構、文化中心。
3. 室內外運動場館(游泳池除外)、高爾夫球場。
4. 餐飮場所(餐廳、傳統市場及夜市、百貨賣場 美食街、美食區等)符合指揮中心指引得內用。
5. 國內小型旅行團(9人以下)、劇組拍攝。
(二) 上述鬆綁須遵照通案性原則及主管機關指引:
1. 實聯制、出入口管制、人流管控降載。
2. 維持社交距離,除飮食外,全程戴口罩。
3. 員工人員健康管理、確診事件即時應變。

三級警戒延長仍須關閉之場所:
(一) 休閒娛樂場所:
歌廳、舞廳、夜總會、俱樂部、酒家、酒吧、酒店(廊)、錄影節目帶播映場所(MTV)、視聽歌唱場所(KTV)、理容院(觀光理髮、視聽理容)、指壓按摩場所、健身休閒中心(含提供指壓、三溫暖等設施之美容瘦身場所)、保齡球館、撞球場、室內螢幕式高爾夫練習場、遊藝場所、電子遊戲場、資訊休閒場所、休閒麻將館、自助選物販賣機營業場所、釣蝦場、桌遊場所及其他類似場所。
(二) 教育學習場域:
社區大學、樂齡學習中心、訓練班(駕訓班除外)、K書中心等其他類似場所。
(三) 觀展觀賽場所:
會展場館、游泳池等其他類似場所。

三級警戒維持外出全程戴口罩,維持禁止「室內5人以上、室內10人以上」群聚,但開放式外9人以下小型國旅,並維持出入實聯制、商店人流限制。針對「餐飲業、戶外、室內、運動中心、國內小型旅遊」有條件開放鬆綁,若是有大量民眾違反三級警戒規定(口罩沒戴好等),會考慮再次加強限制,呼籲大家一定要遵守規定,保護自己,保護大家。
疫情期間,全台餐飲業禁止內用,讓許多店家面臨生計上的困難,有些甚至不得不停業。而今日也公布開放內用的準則,若是可以確實梅花座、架設隔板與時間管制是可以開放內用的。客人除了飲食之外也必須全程配戴口罩,夜市禁止試吃、禁止邊走邊吃、禁止共食。另外也要求各餐廳人員一定要密切注意員工的健康管理、衛生行為、餐廳廚房的環境消毒、顧客用餐的管理,及相對應的應變措施等。
另外,陳時中也強調,鬆綁措施一定會有些設想不到或管理上有問題的狀況,可以及時跟主管單位反映,中央都會做滾動式檢討,另外,「我們拚看看能不能7/26降級,這才是我們真正目標,我們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