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柏翰 綜合報導

近來在TikTok網路平台上,掀起一股所謂「吃土」的風潮,不少網紅宣稱這樣的行為能改善腸道健康、減少皺紋,甚至具有減肥效果。然而,多位醫學專家警告,這類行為存在潛在風險,且缺乏任何科學依據支撐。醫師呼籲民眾應該謹慎對待這類網路謠言,並透過正規醫療途徑解決健康問題。

有些人認為食用黏土或泥土能補充人體所需的微量礦物質,並改善消化系統或皮膚健康。事實上,這樣的習慣在某些地區有著數百年的歷史,特定文化將食泥視為傳統。然而,英國雷丁大學營養和食品科學教授岡特‧奎勒指出,食用這些「土壤食品」不僅不具科學根據,還可能帶來重金屬中毒的風險。奎勒強調,泥土並不屬於安全食品,這些產品也未經任何合法安全檢查,購買或食用都有健康隱患。
此外,腸道專家珍達也指出,泥土中的病原體及重金屬可能對肝臟、腎臟造成損害。她建議,民眾若想改善腸道健康,應選擇其他安全且經科學證實的方式,例如園藝活動或赤腳接觸大自然,而非直接食用泥土。醫師強烈建議有健康疑慮的人應該尋求醫療專業的協助,避免受到網路誤導而付出健康代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