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柏翰 綜合報導

伴隨著花蓮大地震的救災及重建工作,有越來越多建物被各地方政府標示為不可居住(紅單)及須修繕復原(黃單)。根據最新統計,截至目前為止全台一共有42處紅單、70處黃單,受影響民眾超過百餘戶。這也讓不少民眾意識到自己所居住的「家」以及上班的地點是否可以再次承受下一次大地震。


專業人士建議民眾應於大地震發生後開始檢查建築物外觀是否有傾斜、下陷,門窗是否有擠壓變形,牆壁與梁柱是否有裂縫甚至產生肉眼可見的縫隙。為了協助民眾進行自我檢查,專家們提供了相關手冊及圖示,供民眾使用。進一步評估是否要進行修復或加固。(相關資料可參考震災後住家房屋自我檢查手冊)

對於地震頻發的台灣,行政院內政部自2019年起公佈「全國建築物耐震安檢及重建補強」預算,將針對民眾申請評估的費用給予定額補助、作業施工所需費用則是全額補助。然而,過去民間並未對此有所重視,故申請案件數量並不多。希望在這次大地震後,民眾能夠重視並踴躍申請,以確保自身及家人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