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柏翰 綜合報導

今天是 9 月 13 日星期五,這一天在人們心中往往帶有不吉利的象徵。自古以來,13號星期五被視為厄運之日,許多文化中流傳著關於這一天的禁忌與恐懼。雖然現代社會逐漸理性化,但對這個日子的負面聯想仍深植於不少人的心中。
13號星期五的不祥傳說可以追溯至宗教與歷史事件。在基督教中,「13」被認為是不幸的數字,源於最後的晚餐上第十三位賓客——猶大,他後來背叛了耶穌,導致耶穌受難。而「星期五」同樣與耶穌被釘十字架的日子相關,這兩個不吉利的象徵合在一起,便造就了 13 號星期五的負面印象。在歐洲的中世紀傳說中,聖殿騎士團也在 1307 年的 10 月 13 日星期五遭到大規模逮捕,進一步加深了這一天的不祥形象。
然而,隨著科學與心理學的發展,人們對這一天的恐懼多半源自「自我實現預言」的心理效應。簡單來說,因為大家普遍認為這一天不吉利,個體往往在潛意識中會放大不幸事件的發生,即使那只是普通的倒霉事。研究顯示,13 號星期五並不比其他日子更具災難性,但許多人仍會因心理暗示而變得更加焦慮與緊張。

儘管如此,13號星期五仍被許多媒體與娛樂作品運用,從恐怖電影《13號星期五》到相關的故事情節,這個日子似乎永遠充滿神秘與懸疑感。在現代社會,這一天不再僅僅是一種迷信,它反映了人類對未知與災難的本能恐懼,同時也成為了流行文化的一部分。對於那些相信的人來說,今天依舊是一個需要謹慎行事的日子;而對於那些無畏的人,這可能只是再普通不過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