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嚴方黎 綜合報導
隨著中美貿易戰延燒至全球,多國以使用華為設備恐怕有國家安全為由,將第五代行動通訊系統5G(5thgenerationmobilenetworks)建設排除華為在外。根據外電報導,英國警消人員採購最先進通訊設備的計劃,將全面排除華為的設備。

由英國電信集團(BT Group Plc)旗下的移動網路運營商EE(Everything Everywhere),負責執行23億英鎊(約新台幣1,052億元)的警消人員通訊設備採購案,EE決定將華為的設備從計劃中剔除。《The Sunday Telegraph》報導指出,這項計劃若把華為的零件完全剔除,最多會花費4年,將造成系統完成的時間延遲,費用由英國電信集團負擔。

EE發言人表示:「將緊急服務網路轉換至新的核心網路供應商,符合BT在2006年設立的網路架構原則,更換的動作將在不中斷緊急網路服務的情況下進行作業。」華為發言人則表示,華為與英國電信集團合作了15年,該集團長期以來都對不同網路層級採用不同供應商。儘管英國政府已經提出警訊,警告多家電信廠商應慎選5G設備供應商,但除了核心網路之外,包括通信塔和人行道配線箱中等電子設備,英國電信業者將排除採用華為的設備。
歐洲關於華為設備的相關禁令和國家安全考量,捷克總理則已下令要官員停用華為手機,因國家網路資訊安全局NCISA(National Cyber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Agency)發現,華為及中興通訊(ZTE)的產品對國安構成威脅。法國電信公司Orange執行長Stephane Richard已表示,依據法國當局發出的警告,該公司電信核心網路不會使用華為設備。比利時的網路安全部門正在考慮對華為設備發出禁止令。

柏林智庫墨卡托中國大陸研究中心(MERICS)分析指出,有鑑於中國大陸網路設備的安全性在各國引發討論,向來與華為關係良好的德國電信(Deutsche Telekom)也已宣布將「檢視」其採購策略。

德國政府已敦促有意競標當地基礎設施項目的全球電信供應商,將其相關技術內容提交給德國官方進行審查。這顯示德國政府對利用設備漏洞竊取資訊的情況,其擔憂的目標並不僅限於中國華為。
德國網路安全監管機構聯邦資訊安全辦公室(Federal Office for Information Security)表示,該機構正在與國際供應商合作,促進他們參與所謂的技術驗證項目,包括對供應商總部、現有開發和安全設施或歐洲各地專門實驗室的監督。該辦公室指出,另外考慮到德國波昂做為德國國家網路安全和電信中心的地位,所以鼓勵所有供應商在波昂開設技術驗證實驗室。

而目前計劃爭取德國相關電信網路基礎建設的廠商,包括歐洲的愛立信(Ericsson)和諾基亞(Nokia)、南韓的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 Co.),以及美國的思科系統(Cisco Systems Inc.)等公司。
全球多國因為國家安全等原因禁用中國大陸電信設備,德國目前的態度較為謹慎,除了要求參與的廠商提交相關技術內容給予審查之外,還透過實驗室的測試,德國政府評估的結果將要到2019年才會正式出爐。德國的決定恐怕會影響到其他以德商為客戶的供應鏈國家,例如波蘭、匈牙利與斯洛伐克等歐洲國家,都可能跟著德國行動。

訊息來源:Associated Press、MERICS、The Daily Telegraph、The Wall Street Journal、Bloomberg、The Sunday Telegraph、AFP、National Cyber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Agency Web、Washington post、Reuters、Vision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