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柏翰 綜合報導

為因應中國對全球稀土資源長期主導的現況,美國與澳洲攜手推動供應鏈多元化。澳洲稀土公司萊納斯16日宣布,旗下位於馬來西亞的工廠已成功量產「氧化鏑」,成為全球首家在中國以外實現重稀土分離並商業化生產的企業。象徵西方國家正在加速擺脫對中國稀土的依賴,並強化產業與國安層面的供應鏈韌性。

稀土元素廣泛應用於電動車、高性能磁鐵、風力渦輪機、硬碟機、核能反應爐及特定醫療設備等關鍵領域。過去,中國掌握全球約九成以上的稀土精煉產能,其中重稀土的市占更高達 98%。隨著中國持續加強出口管制、調整定價策略,甚至提出將鏑等元素價格與黃金掛鉤、以人民幣結算交易的構想,全球產業鏈對中國依賴的風險日益顯著。
萊納斯執行長阿曼達‧拉卡茲(Amanda Lacaze)表示,該公司目前是全球唯一在中國境外具備重稀土商業生產能力的企業,並預計於今年 6 月再推出鋱(Terbium)產品,進一步擴展供應範圍。萊納斯也透露,產品價格將相較中國市場具「溢價優勢」,反映出西方市場對穩定、非中國來源稀土的強烈需求。

作為削弱中國壟斷策略的一環,美國已與萊納斯簽署總額 2.58 億美元的合作合約,預計在德州新建稀土冶煉廠,強化本土供應體系。澳洲方面則透過「澳洲製造未來計畫」提出戰略儲備、加工補助及稅收優惠等政策,全力支持稀土產業發展。儘管如此,專家仍提醒澳洲需小心在中美角力間保持平衡,避免在外交與經濟上陷入兩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