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柏翰 綜合報導

2025年6月4日,南韓正式迎來新一任總統李在明,結束因前總統尹錫悅戒嚴令及遭彈劾引發的長期政治混亂。此次大選吸引全球關注,李在明以49.42%得票率勝出,擊敗保守派候選人金文洙與改革新黨候選人李俊錫,4日清晨隨即展開五年任期,未設過渡期直接上任。
中央選舉管理委員會於當日清晨6時(台灣時間5時)召開會議,正式表決通過選舉結果,李在明隨即前往國立首爾顯忠院參謁,並於上午11時在國會宣誓就職。他在就職演說中強調,「將儘速平息政局動盪、重啟經濟動能,為國民生活帶來穩定」,並呼籲全民彌合對立,共同迎向改革新時代。
李在明的當選不僅象徵韓國政治新局,也伴隨重大外交與內政挑戰。美國白宮旋即回應選舉結果,稱「韓美同盟堅不可摧」,但也罕見對中國干預民主國家選舉表達關切,暗示新政府應在中美之間審慎拿捏平衡。李在明本人過去曾對美韓日軍事合作提出批評,並主張與中國和北韓加強經貿與外交往來,立場引發外界高度關注。

新總統的上任也掀起對其個人背景與執政風格的討論。李在明出身貧寒、曾歷兩度輕生與政治刺殺未遂事件,從基層工人逆轉成為人權律師與政治領袖,代表著「韌性與改革」的象徵。但其亦面臨包括貪腐在內的五項司法訴訟,若最終定罪可能動搖其政治正當性。

此刻的韓國正站在轉折點上,李在明政府如何重建社會信任、化解國內對立、並在川普重返白宮、北韓核武威脅升高的國際局勢中確保國家利益,將是影響未來五年局勢的關鍵觀察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