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柏翰 地方報導
台灣,是美麗而多災的島嶼,位處地震帶,每年夏季更要迎接颱風季的考驗。面對這樣的自然環境,我們不能等待災害發生時才行動,而是應該積極參與民防,提高社區的防災韌性,因為這關乎到每一個人的安全與生命。 當災害發生時,第一線救災的通常是當地居民和鄰近的鄰里,特別是巨大複合式災害,單靠當地資源往往難以即時救助所有災民。國家的支援需要時間,這時民眾的互助成為至關重要的一環。民防不僅僅是政府的責任,更是每一個公民應該參與的事務。

在台中有一支積極參與民防推廣的組織-「台中自訓團」,致力於推廣基礎救護技術、防災知識與技能,以及體能訓練,為社區打造韌性。台中自訓團開辦社區救護防災講座,不定期舉辦防災應變工作坊,強調災前的準備行動,包括規劃避難逃生路線、準備防災包物資以因應突發狀況,以及傷患處理與傷患搬運技巧等。

此外,台中自訓團也開辦基本救命術發證照班,課程內容包括心肺復甦術、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哈姆立克法、傷口護理與包紮技術及傷患搬運法等知識。這些知識和技能不僅能在平時派上用場,更能在災難發生時挽救生命。為了確保成員們能夠隨時派上用場,台中自訓團每週常態性團練,讓團員們能夠不斷強化整體應變能力,以期在危機時能夠學以致用,守護親友,守護台灣。 在112年,台中自訓團共開辦了三場民防工作坊、四場綜合訓練、七場知能技術課程、九場社區防災救護講座。這些活動不僅提供了豐富的知識和實踐機會,鼓勵更多社區居民參與民防的行列。


台中自訓團團長Jo表示:「我們相信,在災前有準備、有計劃,才能減少災時的恐慌與焦慮,並能在必要時協助自己、救助他人,這樣的力量將成為社區穩定的支柱。」 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我們不能僅僅依賴政府和專業救援隊伍。每一個人都有責任為自己和社區的安全盡一份心力。透過參與民防可以提高自身的應變能力,也能在災難發生時成為社區的支持力量,建立一個更加安全、堅固的社區,守護我們的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