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柏翰 綜合報導

2025/05/17晚間10時,位於屏東恆春的核三廠二號機正式除役,歷史性地踏入「非核家園」時代。台電即時發電數據顯示,核能發電占比為0%,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政府已完成能源接軌規劃,今年新增裝置容量達481.3萬瓩,遠超過核三二號機的95.1萬瓩,供電穩定無虞。

屏東縣長周春米指出,核三廠除役是非核政策關鍵里程碑,象徵地方與中央在核安與能源政策上的共同堅持。她強調,未來將持續堅守「程序正當、尊重專業、確保安全」三原則,嚴格監督除役進程與核廢料處置,避免倉促立法損及民眾權益。除役後的環評修正案預計於6至7月送審,屏東縣將透過「核能安全監督會」全程把關。
另一方面,行政院公布台電三大強化方案,包括大潭、興達、台中等新機組陸續上線,合計裝置容量超過400萬瓩,再加上約350萬瓩的光電與風電投入,預估今年再生能源發電量將達323億度,比去年提升61億度。近期台電數據也證實,太陽能在日間用電高峰時發電占比20%至25%,而歐盟認可的乾淨能源「液化天然氣」達30%,共同穩定支撐全台總負載的需求。能源轉型不僅減核也減碳,空污排放已比過去核電運作時期顯著下降七成。
行政院強調,賴清德總統推動的第二次能源轉型,著眼「展綠、增氣、減煤」方向,並持續強化儲能建設與電網韌性。目前再生能源佔比達14.6%,預計明年底前達成20%目標。卓榮泰指出,能源轉型是國家對人民的承諾,也是台灣對世界的承諾,政府將持續穩健推動,讓供電更穩、空氣更好、未來更永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