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柏翰 綜合報導

自09/18起,展開為期三天的「國家防災日」演練,旨在強化救災能力。以嘉義梅山斷層發生的規模7.3地震,以及澎湖的空難為背景,共動員了21個縣市、中央部會、國際救援隊及多家民間團體,共計1,300多人參與,包括6架C-130H型運輸機及空勤直升機的支援,演練規模前所未有。

此次演練特別邀請了來自9個國家的救災隊伍及駐臺使館代表參與,藉此驗證臺灣的動員能力,並促進國際救援交流合作。此外,現場展示了多項新型救災科技,包括無人機、救災儲能裝置及救災機器人的應用,進一步提升救援效率。數位發展部的行動網路車與PPDR實機操作也展示了最新的通訊科技韌性成果。除了政府力量,民間團體如慈濟基金會、壯闊台灣聯盟與美國民間組織「Spirit of America」也積極投入,提供後勤支援,展現民間力量在救災中的重要性。
總統賴清德於演練現場表示,臺灣除了面臨地震威脅,也必須應對新型態災害挑戰。政府將持續推動科技應用與國際合作,確保防災工作不斷進步。本次演練不僅驗證了國內救災系統的應變能力,也透過與國際救援隊伍的合作,展示了臺灣強大的防災韌性。賴清德強調,未來將持續加強民間力量的整合,推動全民參與防災體系,確保臺灣在面對任何災害時都能保持穩健和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