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 李清正
現今工商社會,絕多數人為了謀生,只居住在高樓林立的都市,鮮少人能歸隱山林或森林落地生根,進而受惠於大自然的恩澤。
「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說過:大自然治病,醫生只是大自然的助手而已,站在醫學立場也深刻體認到這點,「人」能擁有健康,有賴良好生活環境和健全自癒力,先進醫藥只不過是輔助手段罷了。

台灣大學曾以自家員工為實驗對象,進行過「森林療癒的科學證據」相關研究。該研究針對107名長期住在溪頭自然教育園區的員工,與114名在台北生活的員工,分別調查健康情況。結果發現,在森林的員工總膽固醇、血糖值及葡萄糖耐性不足的比例都低於台北職員,頸動脈皮層也較薄,表示他們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可能性較低,此外,該組的體內自然殺手細胞活性也較高,亦即免疫力較強。
現實條件受影響,不能棟宇居山的話,在閒暇之餘,上山小住,或森林步道一日遊,都能收穫山神的垂愛。林一真教授所著的《森林益康》裡提到,在森林裡短時間活動,也能獲益如下:
1.調節自律神經 2.促進免疫力
3.舒緩身心不適 4.減輕疼痛
5.增加腿力 6.增強心血管健康
7.提升肺功能 8.腸胃功能改善
9.情緒轉化 10.舒緩風濕症狀
11.平衡內分泌 12.強化正向思考
13.提升專注力 14.正確登山方法
日本農林水產部於2004~2006年間,針對森林環境對人體健康的影響,進行長期研究,獲得結果包括:可降血壓、減少交感神經活動、增加副交感神經活動、減少腎上腺皮質醇與正腎上腺素、提高自然殺手細胞活性等,最重要的是,自然殺手細胞活性的增加,能保持至活動後7天~甚至30天,代表每個月進行一次森林浴活動,能讓免疫力發揮正常功能,捍衛身體健康。